約拿 大魚 尼尼微 第三集

宗教船難有一個特色,就是宗教船難會破壞關係,然後滋長我們可以控制的抽象概念。宗教船難破壞人與人,人與神之間的關係。宗教船難通常起始於人追逐某種宗教概念,教條,用形而上的概念取代了關係性與敘事性的信仰。

約拿 大魚 尼尼微 第三集

上集連結

究竟這起船難的原因是什麼呢?是因為大家沒有看好天氣預報嗎?沒有參考最新的Gartner商業決策分析所以沒有看準未來嗎?是因為某位氣象名嘴講錯天氣嗎?是因為大家準備的不夠周全,船蓋的不夠大嗎?都不是。

這其實是一場宗教船難。

這場船難不是因為大家都不信上帝所以上帝發怒,而是因為約拿的宗教熱心,約拿把自己的宗教熱心取代了上帝。約拿覺得自己要去他施得到更好的發展,要萬人信主才是為主做大事。但是上帝要他去尼尼微。

在職場上的一位高階主管也經歷過這樣的宗教船難。這位主管以為他可以靠著他的愛心、他的關懷使人信上帝,但是最後把自己累垮了。他以為自己如果有美好的生命見證(事業,感情,收入,脾氣的改變等等),家人會信主。他以為可以靠著自己的包容,讓職員經歷恩典,但其實是在姑息公司的罪惡,讓優秀的員工相繼離職。

這裡確實有一個弔詭之處:上帝是向我們啟示祂自己的上帝,可是我們好像又不能因此找到某些線索來操控上帝。認識上帝,並不是達成我們自己目的的手段。認識上帝,就是目的。在這終點裡,我們也找到一個永恆的過程,一個親密的,充滿盼望的過程。德國的潘教授說,基督的恩典常常被當作廉價的恩典,基督徒以為我們已經免費的得著了赦免,所以此生做什麼都沒關係了。但是這恩典不是我們可以拿來算計的變數,這恩典只能是基督信仰結論,這結論是用上帝犧牲的愛,還有整本聖經的啟示論證出來的,只是很多人把這恩典錯當成了我們可以操縱的變數。

宗教船難有一個特色,就是宗教船難會破壞關係,然後滋長我們可以控制的抽象概念。宗教船難破壞人與人,人與神之間的關係。宗教船難通常起始於人追逐某種宗教概念,教條,用形而上的概念取代了關係性與敘事性的信仰。

宗教船難其實隨處可見,人把自己的熱心當作了功德,在忙碌的追逐成就裡面選擇了破壞關係的道路。並不是只有基督徒才會經歷宗教船難,無神論者常常在無止盡的理性驕傲中經歷他們的宗教船難。無神論者以為無信仰給予了更寬廣的自由,然後再以理性來美化,最後以為一切違反自身經驗的就是反理性。相對主義者可以極端到全然放棄對錯,just go with the flow,但是完全沒有意識到他們正在以自我中心塑造另一種對與錯的判斷。其實後現代主義的代表者復刻早已看出其中的矛盾,解構主義提供的僅僅是探索的過程,否則解構本身作為真理即是悖論。

約拿經歷了一場宗教船難,現在獲得了重生的機會,約拿會改頭換面嗎?上帝第二次跟約拿說:「你要去尼尼微傳福音,跟那裡的居民說我先前吩咐你說的話。」約拿這次並不逃走,但也是對這份任務沒有什麼信心跟耐心,約拿於是講了有史以來最爛的一篇道:「再過40天你們都要完蛋了,要下地獄了。」其實我們也常常在街上看到這樣的標語:「末日將近,當信主耶穌。」約拿用最敷衍的方式完成了這項任務。

約拿知道自己要順服上帝,但約拿不相信這城的人有救。約拿覺得他交差了事就好,反正尼尼微城的人遲早都要下地獄。可是結果出乎意料:

尼尼微城的人全城都信了上帝的話,連市長都帶頭悔改。

Read more

在優比快Cloud Team工作是什麼樣子

在優比快Cloud Team工作是什麼樣子

如果你正在找一份可以安安靜靜寫程式、不需要太多溝通的工作,老實說——Ubiquiti Cloud Team 可能不適合你。 年輕的工程師通常在意的是能不能學習、有沒有人帶;而資深工程師,則更看重領域的深度與發揮空間。這兩種我都理解,也都經歷過。在 Ubiquiti Cloud Team,工作確實不輕鬆,問題通常也不單純。但如果你追求挑戰、在意技術如何帶出產品價值,這裡就是個能讓你不斷磨練、逐步放大的舞台。 一些基本資訊先講清楚:我們使用 GitHub,開發環境現代化,雲平台該用的都有;團隊內部提供各種 AI coding 工具輔助日常開發(包括我本人非常依賴的 ChatGPT, Cursor 和 Claude Code);工作型態彈性大,遠端、無限假、健身補助。 一切從「真實世界的裝置」開始 Ubiquiti 跟多數純軟體公司不太一樣,我們的雲端服務是為了支援全球各地數以百萬計的實體網通設備:從 AP、

By schwannde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