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麻溝十五號(沒有劇透)

好的故事會挑戰我們,也會帶來責任,不好的故事滋長我們自我中心的價值觀,然後單純帶來娛樂。流麻溝十五號是好的故事。離開電影院後,會反問自己,我選擇愛與生命嗎?還是我持續選擇恐懼跟死亡?

流麻溝十五號(沒有劇透)

結論就是太好看了,一定要去看!

這兩年來,我常常思考,這世界上會讓我們佇足觀看的故事有許多,那有沒有所謂好的故事與不好的故事呢?

我不同意所有的故事都是中立的,完全在於解讀者的主權,也不認為好的故事一定可以被正確的解讀。但這不代表我們可以因此懶惰,懶惰的意思就是放肆判斷力,而依照自己的感官喜好對於故事照單全收,或者全然拒絕故事這種效率不足的溝通手段。好的故事擴張我們的世界觀,帶來愛,饒恕,親密關係,盼望;不好的故事滋長自我,帶來對立,關閉我們的好奇心。簡單來說好,好的故事站在生命這一邊,不好的故事站在死亡這一邊。

從這樣的角度來說,流麻溝十五號這種跟轉型正義有關的電影,似乎特別難拍,畢竟這部電影凝視邪惡,凝視死亡,凝視生離死別。但是看完這部電影,我仍然覺得是一個極好的故事。電影以白色恐怖為主題,但是並不以煽動對立為主題。電影圍繞在三個女人的身上,三位女性有不同的故事主軸,可是在有限的電影時間中,三個故事(以及其他許多小插曲)可以連續流暢的被敘述。電影沒有血腥煽情的場面,但是同樣讓人看見邪惡的可怕。電影有許多的留白之處,沒有硬要把所有的立場或者資訊都給我們,但是這些留白之處邀請我們進入故事中,用受害者的角度來經歷故事。電影一開頭的畫面,就是一連串細膩的鏡頭引導,邀請我們進入受害者的角度觀看這個世界(到底是怎樣的鏡頭,避免劇透就不說了)。

那麼關於和解,關於擴張關係,關於勇氣,愛,盼望呢?就像是許多故事一樣,流麻溝十五號也沒有給出解決辦法,但這本來就不是故事的責任。電影中的悲劇,不只激發我們對邪惡的憤怒,更是讓我們看見那些被死亡破壞的寶貴生命。好的悲劇不讓我們沈浸在滋長悲傷與憤怒的浪漫情懷裡,好的悲劇提醒我們現實中許多生命與盼望的可貴。我們理所當然地擁有的物質生活,家庭關係,友誼,都得來不易的,也是時刻遭受危險的。生而為人,就是接受自己的存有渺小並且有限,對於許多的苦難與邪惡其實沒有能力去避免。如果要真實的去愛,勢必要去凝視人的不可愛;想要真實的盼望,就要在體制上以及自我認識上真實的看見人的軟弱與限制;如果要真實的去喜樂,就要真實的活在一個死亡隨時都會剝奪生命的世界中。

好的故事會挑戰我們,也會帶來責任,不好的故事滋長我們自我中心的價值觀,然後單純帶來娛樂。流麻溝十五號是好的故事,不煽情但是會落淚,不血腥但是讓我們再次的認識這世界上存在著邪惡。故事中唯一指名道姓的加害者就是蔣介石,但其實更多讓我們看見的,是在監獄中,囚犯與獄竹的每個行為,都在影響故事的發展。這些選擇不是要我們選共產黨或者國民黨,甚至不是要我們選擇不合作還是合作。這些選擇的核心,是要選擇愛還是選擇恐懼,選擇生命還是死亡。

影片中最讓我動容的,是穿插的幾段嚴水霞禱告的畫面。禱告其實就是基督徒對死亡所發出的終極抗議。活在第一世界的台灣,我們不需要擔心因為講錯話而被關,可是現代世界仍然充滿死亡:面對職場的死亡(工作倦怠,創造力的死亡,推卸責任),親密關係的死亡(拒絕尋求幫助,無法自我揭露,信任的死亡,原生家庭問題),經濟的死亡(詐騙,通貨膨脹)。除了第一世界有各種無解的心理問題,前幾天跟緬甸的一個傳道人連線,聽他分享果敢的狀況,在政治情勢下,法治消失,整個果敢的年輕人只能做詐騙,生活沒有其他的出路。這是更實際的政治性,社會性,與肉體的死亡。在死亡權勢充滿的世界,有些事情是我們可以做的(捐錢,志工,創造更好的職場,用心面對關係,面對原生家庭),但有更多是我們無力做的(其他國家所發生的戰亂,社會中千百件持續發生中的罪惡與壓迫)。禱告叫我們仍然可以凝視著邪惡,不美化這世界上與自己內心的黑暗,但是在恩典中宣告:「我們在天上的父…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,如同行在天上。」在這樣的宣告中,再次調整我們生活的重心,並且在恩典中再次得著選擇愛的力量。謝謝流麻溝十五號,這樣誠實的描述邪惡,但更可貴的是誠實的描述島上發生的愛與犧牲,饒恕與盼望。離開電影院後,會反問自己,我選擇愛與生命嗎?還是我持續選擇恐懼跟死亡?

Read more

在優比快Cloud Team工作是什麼樣子

在優比快Cloud Team工作是什麼樣子

如果你正在找一份可以安安靜靜寫程式、不需要太多溝通的工作,老實說——Ubiquiti Cloud Team 可能不適合你。 年輕的工程師通常在意的是能不能學習、有沒有人帶;而資深工程師,則更看重領域的深度與發揮空間。這兩種我都理解,也都經歷過。在 Ubiquiti Cloud Team,工作確實不輕鬆,問題通常也不單純。但如果你追求挑戰、在意技術如何帶出產品價值,這裡就是個能讓你不斷磨練、逐步放大的舞台。 一些基本資訊先講清楚:我們使用 GitHub,開發環境現代化,雲平台該用的都有;團隊內部提供各種 AI coding 工具輔助日常開發(包括我本人非常依賴的 ChatGPT, Cursor 和 Claude Code);工作型態彈性大,遠端、無限假、健身補助。 一切從「真實世界的裝置」開始 Ubiquiti 跟多數純軟體公司不太一樣,我們的雲端服務是為了支援全球各地數以百萬計的實體網通設備:從 AP、

By schwannden